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围场:就业不出村 山里人家过上幸福生活

2021-08-03 13:46:13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青山如黛,绿水如弦。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下伙房乡八号地村,放眼整个村庄郁郁葱葱,道路干净畅通,民居院落里干净整洁……

“自从驻村工作组来了以后,给咱村送来了免费的鸡苗,让贫困户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看到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鸡,真是让大伙儿甜到了心坎里。只要勤劳,肯学技术,就能赚钱。咱如今脱贫了,打心眼里高兴。”八号地村村民徐桂林说,除了工作组分给他的太行柴鸡,他还自己饲养了100只本地柴鸡。

“咱们八号地村是一个山区边穷村。河北省信访局驻村工作组来了以后,坐群众的小板凳,听群众的心里话,真正融入群众中间、走进群众心间,使精准扶贫方案更符合村情村况、更具有针对,带动村民实现脱贫。”八号地村党支部书记孙印说。

八号地村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南燕山深处,属于少数民族居住区,距县城60多公里,耕地815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且大部分为山坡地。该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营子,有村民313户、1007人,居住较为分散,曾是省定深度贫困村。截至2019年,该村有贫困户57户(含易地搬迁未能如期落实户)149人,贫困发生率20.5%,脱贫任务较重。

为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省信访局驻八号地村工作组真抓实干,将帮扶工作做到刀刃上。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脱贫攻坚硬件支撑。工作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为该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44盏,配发垃圾运输车1台、垃圾桶120个、家用小推车260个。修筑河坝3562米,坝后造田80亩。村部、幼儿园附植树56棵,环村庄周围绿化114亩,美化文化一条街380方米。为8个居民小组实施亮化工程。协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支持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水资源保护、河套垃圾治理、养殖集中区域贮粪池建设等方面。协调省体育局为村捐赠体育健身器材1套38件。

加快产业扶贫力度,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组努力探索和大胆实践山区产业脱贫的路子,在产业项目方面,协调县农工委在产业发展上支持资金12万元,为八号地村购置蘑菇烘干机、真空包装机等,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运营后为村里增加年集体收入1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协调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学会支持资金10万元,用于新建农产品加工车间180方米,改造村部南房220方米。积极与县、乡及县豪宸公司联系,充分利用改造的房屋成立“扶贫微工厂”,实现就业不出村,为15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1万多元;帮助致富带头人注册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野生蘑菇、小米、生态土豆等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及贮藏。利用天津支持资金购买太行柴鸡3500只,分给全体村民分散养殖和5个养殖大户规模养殖,为全村创收18万元。组织村干部、贫困户到衡水市武邑县参观电商台运营管理模式、京东“跑步鸡”项目和麻唐布鞋加工项目,并到天津市武清区曹子里镇参观两个仿真花加工厂。全村115户贫困户入股村福瑞林业工程公司,享受帮建84千瓦电站分红;44户贫困户入股富龙公司,每年分红600元;1户入股宇航人公司,每年分红600元。315千瓦村级光伏电站建成投用。

全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修通组通巷通户路7000米,新建文化广场4处,实施村部面貌提升工程和村庄亮化、美化、垃圾治理工程,“坝后造田”项目施工建设,村民居住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突出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先后投建村级光伏电站、就业扶贫微工厂、农产品加工车间,新建养殖小区项目,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去年该村脱贫出列。(通讯员王东岭 李秋实)

关键词: 围场 就业不出村 山里人家 基础设施 干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