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山村小香椿勇闯大市场 带动900余户农民致富

2021-05-24 15:29:38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35年前的那个春天,谷振林用绑着铁钩的竹竿,将香椿芽从树上摘下来,扎成小捆后,骑着自行车到石家庄城区的街边售卖,挣个零花钱贴补家用。

35年后的今天,他将香椿做成了产业,种植、采摘、深加工全都有,合作社年收入630多万元,带动900余户农民致富。

谷振林是石家庄市鹿泉区谷家峪村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和工人们一起包装当天采摘的新鲜香椿。“我们村自明朝建村就开始种植香椿,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家家户户都有香椿树,清末的时候还曾是御用贡品。”说起谷家峪的香椿,18岁就开始卖香椿的谷振林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从自产自销到专业合作社

香椿根据初出芽苞和子叶的颜色不同,基本上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两大类。谷家峪村三面环山,昼夜温差大,为香椿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的香椿属于紫香椿品种中的“红油椿”,突出特点是初出幼芽是紫红色的,有光泽、香味浓、纤维少、含油脂较多,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1986年开始是自家摘了自家卖,骑车到广安市场销售。1996年开始,我就收村里的香椿,开着三轮车到桥西批发市场做批发。后来专门到外地跑市场,找收购商到村里进行收购。”谷振林从小在香椿树下长大,做过零售、干过批发,当过经纪人,对家乡的香椿有着特殊的情怀。

2003年,谷振林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专门从事香椿种植和买卖。由于香椿的季节很强,公司成立后便开始探索香椿存储方式,打算错季销售,但因技术不过关,导致失败。“当时市面上没有成型的香椿存储技术,我在冷库里放了2吨多香椿,基本上全坏了,赔了差不多5万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谷振林记忆犹新。

由于缺少资金,存储技术的探索只能搁置,谷振林将目光转向了香椿的深加工。经过多次试验,成功研制出了香椿酱菜,并形成了规模生产。经过几年的积累,2008年,谷振林成立了鹿泉市宇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后随着撤市设区变更为“鹿泉区宇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又陆续研制出了香椿蛋花汤、香椿面等深加工食品,并且注册了“谷家峪”香椿商标,向品牌化发展。

矮化密植亩产增30%

随着市场的拓展,谷振林感觉到香椿有些供应不足。“我们当地的香椿都是多年以前的传统香椿树,树高、出芽晚、不易采摘,难以满足合作社规模化生产。”谷振林说,有一次,河北农大的一位教授到村里讲解香椿管护相关技术时,说到了矮化密植对规模化种植的必要,让他茅塞顿开。

“矮化方面比较简单,就是不让香椿树长大,在它长到五六年的时候,在离地三四十厘米的高度砍掉主干,让香椿重新从根部长新枝就行。”谷振林指着田地里一人多高的香椿,边走边介绍,“主要是密植技术需要摸索,想让香椿按照灌木的样子生长。比如说多远挖一个坑,一个坑里放几株苗。”经过两年的摸索,谷振林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实现了香椿矮化密植,从而降低了采摘难度、提高了产量,亩产比传统种植提高了30%,同时采收时间也提前了10到15天,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大棚种植一茬变多茬

“香椿是咱谷家峪最大的宝贝!”谷振林感慨道。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对当地的香椿有着很深的感情,心里始终想着如何能最大化地发掘香椿的价值,让宝贝“变现”。

有一次跟客户交流,对方谈到香椿不像其他蔬菜,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呀!为啥不搞搞大棚香椿呢,效益肯定好。”说干就干,谷振林当年就搭起大棚,开始尝试。然而现实“很骨感”,大棚香椿发芽的时间几乎跟露天的一样,而且产量比露天的还低,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但是他并不气馁,买来多本关于大棚种植方面的书籍,边学边实验,经过一年的反复琢磨,大棚香椿总算有了些成绩,头茬香椿在春节前终于能收了,只是产量依旧上不去。

“这个大棚香椿可费了老劲了,地面大棚、下坑大棚,很多方法几乎都试了一个遍。”谷振林感慨,什么时候挖苗、苗木如何存放、什么时候入棚、种植密度多大……经过8年的不断摸索,2016年,大棚香椿种植终于成功了:元旦采摘头茬,春节前采摘第二茬,3月底采摘第三茬,每亩地可以采摘6000斤,“正好跟露天香椿的采摘时间衔接上。”

矮化密植技术的引进和大棚香椿的种植成功一下子提高了合作社的香椿产量,谷家峪村的香椿种植面积也达到了5000亩。

2019年,谷振林花费48.6万元购买了一套冻干设备,经过一年的反复实验,他不仅掌握了香椿的冻干技术,而且冷冻时间从36小时减少到了9个半小时,香椿的颜色、口感等质量还特别好,一斤能卖到八九百元。

擦亮“谷家峪香椿”品牌

谷振林一直在香椿产销道路不断摸索,蹚出了一条产业化之路。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现有香椿生产基地3000亩,开办了自己的网店、微店,113户成员的人均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农户,带动了周边900余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早熟香椿、冻干香椿、香椿酱菜、香椿面……现在我们村的香椿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合作社年收入630多万元。”谷振林说,伴随着鹿泉区首届谷家峪香椿节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谷家峪香椿”,销售量也出现了一波“小高潮”。他展望未来:“现在我们对以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下一步计划把香椿采摘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延伸香椿产业链,擦亮这个品牌,把香椿做大做强!”(记者 解哲琳)

关键词: 山村 小香椿 大市场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