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塞罕坝机械林场:一群“林三代”接续演绎绿色梦想

2020-08-17 14:06:51 来源:河北日报

夏末秋初,塞罕坝草木葱茏、松涛阵阵,一片绿海。

百万亩人工林海背后藏着一串震撼的数字。58年,3代人,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4℃,最低气温达-43℃。

将茫茫荒原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授予联合国环境荣誉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面对荣誉,塞罕坝人追逐绿色梦想的脚步从不停歇。近年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向石质荒山宣战,攻坚造林2.82万亩,让塞罕坝绿色版图一点点填满。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因林施策,精准提高森林质量,让塞罕坝绿色林海更健康。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不放松制约成活、成材的每个环节,只为让这抹绿色,走进更多人心里。

一组对比照片见证着塞罕坝的绿色扩张

“这是三年前拍的照片,这是前几天刚拍的。”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信息中心主任王龙的电脑里,一道光秃秃的山坡和一道绿油油的山坡,形成强烈视觉反差。很难相信,这是同一处山坡。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阴河林场三道沟东坡坡度接近30°,1100多亩的山坡土层只有几厘米厚,再往下全是拳头大小的石块,当地人称这种山坡土层为“头皮土”。

这种石质山的阳坡曾被专家断定“种树难活”。阴河林场副场长彭志杰却打算在这石头缝儿里把树种活。

王龙听说后,专程赶过来拍下见证照片。

没有可借鉴经验,塞罕坝人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大穴、客土、壮苗、覆膜、覆土等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规范,实现了石质荒山“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

“如今,三道沟东坡上的樟子松成活率达到99%,高的树有一米半多了。”王龙欣慰地说,和拍摄美丽风光相比,记录填满绿色版图的过程,更有意义。从塞罕坝开始实施石质荒山攻坚造林以来,他从未停下拍摄的脚步。

“许多地方只能爬上去,往返需要四五个小时。”为了找到更好的拍摄角度,王龙经常起早贪黑,身背20多公斤重的相机包翻山越岭。拍摄中,他每发现一处藏在沟沟叉叉没有栽树的小地块,就第一时间通知林业科进行补植。

渐渐地,消灭这些隐藏在绿海中的“黄斑”成了王龙的乐趣和目标。渐渐地,他的左膝盖因过度磨损,落下病疾。

为记录每一抹新绿,王龙买了台无人机。“无人机就像给我装上了双翼,尽情俯瞰百万亩林海的点滴变化。”王龙说,照片里的黄色正在一点点消失,绿色一点点铺满塞罕坝。

上千张“消黄增绿”的照片,见证着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持续造林绿化的追求。近三年,塞罕坝机械林场累计完成各项造林任务5.06万亩。其中攻坚造林2.82万亩,林场内石质荒山全部实现了造林绿化。幼树成林后,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林场还编制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初步方案,保护区面积由30万亩增至96.1万亩,占总面积的69%,公园面积由139万亩降至44万亩,占总面积的31%。

一场“林中竞赛”折射着塞罕坝的绿色追求

“50米长,左右各5棵苗,共26行,三年保存率91%。”8月11日上午,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副场长张健东,带领三位同事,对长腿泡子营林区一块2018年栽种的100亩落叶松进行检查。“这里种的是裸根苗,三年保存率必须达到85%,才算合格。”张健东说。

上世纪80年代初,塞罕坝机械林场大规模人工造林基本结束,进入以森林经营为主、造林为辅时期。从那时起,为确保造林、营林质量,每年塞罕坝机械林场都会开展各分场自查加总场联查的“林中竞赛”。

“检查包括保留木质量、三年保存率、林地清理、割灌高度等20余项内容。”张健东说,比如割灌茬高度不能高于10厘米,攻坚整地穴内不能有石块……

这项长达11页的百分制竞赛办法,每项考核内容都设置了极为苛刻的评分标准。每一个分场都不甘落后,大伙儿憋着一股劲儿,不断提高造林、营林技能。

今年,千层板林场自我加压,将总场联查造林和营林95分的及格线,分别提高到100分和98分。

“竞赛并不是目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片林子能越来越好。”张健东举例说,他们在自查中发现拖拽间伐树木时,时常会剐伤保留木。一旦树皮裸露,就会影响树木生长质量。针对此,他们经实地研究,想出了给树穿“盔甲”的点子——拖拽树木前,用铁桶将保留木包裹,避免剐伤保留木。

在求精、求细、求实上下功夫,塞罕坝机械林场针对林业工作的实际情况,采取事前指导、过程控制和事后检查验收并重的措施,把质量管理贯穿于各个环节。

“我们实施了施工员与技术员造林成果终身追究制,做到了事有人管、责有人担,在全场上下形成了比造林成效、比技术创新的浓厚氛围。”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说。

按照“以育为主、育护造改结合、永续利用”的经营方针,塞罕坝机械林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和人工商品林皆伐,实施了景观游憩林改良、人工林天然化改良、落叶松中小径级培育、樟子松大径材培育、低效天然次生林改培等项目。近三年,累计完成各项营林任务30.23万亩,森林质量大幅提升。

一群“林三代”接续演绎着塞罕坝的绿色梦想

1962年,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369名“林一代”,攻克了引种关、育苗关、造林关,在莽莽荒原上种下绿色希望。如今,塞罕坝已成百万亩林海。但“闯关”仍在继续:良种引育关、资源结构优化关、森林质量提升关、林业可持续发展关……

而闯关重任已落在“林三代”的肩上。

爱笑的“90后”宋莹莹,父母都是“林二代”。“儿时的印象里,爸妈总忙个不停,经常把我扔到林子里,一待就是一天。”坝上的林木花草,是她童年最好的朋友。

2011年,大学毕业后,宋莹莹没有选择到繁华都市,而是重回塞罕坝。“有同学开玩笑说,一个女孩子为啥要学‘光头强’?每天钻林子,慢慢就成了‘小野人’。”对此,宋莹莹只是一笑了之。

“在我眼里,每棵树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陪着它们一起成长,是我的梦想。”2012年,被分到第三乡林场后,宋莹莹没有选择相对轻松的岗位,而是主动要求到了最累的生产股。

“刚学打标准地时,我尺子都不会用,师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宋莹莹说,自己半夜偷偷哭过,甚至动过辞职的念头。父母劝她,林场人性子直,批评是为了林子好。

打那后,宋莹莹把自个儿当成了“女汉子”。无论酷暑寒冬,不管山高路远,她都冲在前、用心学、加油干,逐渐从“门外汉”,成长为能够胜任营造林生产及苗木培育等工作的中坚力量。

三年前,1995年出生的马明月,还在海南大学就读园林专业。“报纸、电视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故事的宣传让我心生感动。”马明月说,那片林海逐渐成为她最向往的地方。

“没有幼苗,哪来林海。我愿做塞罕坝的一棵幼苗!”2019年11月,经过重重筛选,马明月成为塞罕坝的“林三代”。

经过培训,她被分配到第三乡林场坝梁营林区工作。第一次入库作业,马明月穿上厚棉袄、厚棉裤、厚棉鞋,可还没到林场身子就被冻透了。用来记录的笔要贴身放进怀里焐一阵,才能用一会儿,不然不出墨水。

一天下来,手就裂了口子,马明月第一次体会到塞罕坝美丽的背后,是务林人的辛苦付出。

参观塞罕坝展览馆、到“王尚海纪念林”教育基地学习、聆听老一辈务林人艰苦创业报告,塞罕坝机械林场针对年轻人的一系列教育培训,让马明月深刻领会了塞罕坝精神。

打标准地、量树距、采集病虫标本……在老同事的帮带下,马明月渐渐融入了塞罕坝。

“为防蚊虫叮咬,夏天进山再热也得裹得严严实实。赶上活儿多,中午就在山上啃口面包,接着干。”马明月说,正是三代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辛苦、忍得了枯燥,才让小树成大树,荒原变林海。“我觉得‘坚守’是塞罕坝人最美的底色。说着简单,做起来很难,但我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塞罕坝人。”马明月说。

与青山为伴,与绿树为友。一代又一代的“绿色接力”,无悔的青春和塞罕坝一起成长。今年,林场编制完成《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方案》,全面开启了“二次创业”新征程。根据方案,力争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实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管理机制全面创新、绿色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成果区域共享,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的目标,为世界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记者李建成、陈宝云)

关键词: 塞罕坝机械林场